热文:德不配位:比亚迪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背后的品牌危机
深耕电动车十余载,如今的比亚迪,终于在新能源市场打下了一片天,不仅销量登顶, 新能源品牌的认可度更远超其他同行。不过被捧到高点之日,往往也是危险之时。
前不久,比亚迪宣布,公司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然而,在“第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高调宣传的同时,近年来关于比亚迪车的质量投诉却持续增多。
首先,消费者投诉最多的是无法按时交付。根据网站的信息可以看到部分消费者反馈,下单前经销商明确交车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结果下单后App上交付时间显示却高达90天,而耐心等待长达三个月后,却仍然无法提车。
(资料图片)
事实上,无法如期交车早已成为购买比亚迪车型的常态,也暴露出的其产能不足。从公开报道可以得知,比亚迪因为订单大量积压,工厂这两年来基本就没歇过,一直在加班加点生产,但还是无法满足产销平衡。
而或许正是因为产品长期在赶工的状态下完成,比亚迪的质量问题也再度浮出水面。从投诉榜来看,空调问题被诟病较多,除了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海豚空调出风口“吹出白色颗粒”事件,还有不制冷等问题。
然而比亚迪厂家却避重就轻,强调出问题的车辆只是“个例”,白色粉末常用于胃药,对身体无害。但就是不解决根本问题。
这种推卸责任的公关操作,不仅没有浇灭消费的不满,反而引起大量声讨,降低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值和好感度。
背后其实反映出比亚迪快速扩张市场的“后遗症”凸显。
如文章开头所说,我们不可否认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像开了加速挂一样,跳过了走和跑的阶段,直接起飞的节奏,销量那是一路高歌猛进。
但市场的快速扩张为品牌提供的“机”,“危”也会潜伏其中。
比亚迪销量的快速攀升,绝不应该牺牲产品的质量为代价。如何处理好其中的关系,本是厂家应该做好的工作,同时也考验一个车企的真正实力。
当然,问题的出现,暴露的只是之前工作中存在的纰漏。之后的处理,则体现品牌的内功。如今的消费者其实还蛮理性的,看待问题相对客观,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用品,难免会出一些“小”问题。
而消费者需要的,不过是企业的一种负责任态度,但从比亚迪公关态度来看,也并没有对此重视起来。
那笔者只能说,德不配位,必有余殃。
对于一个品牌至关重要的“德”是什么呢?不应该只看到眼前针对消费者核心利益的关注,考验的也是对于品牌方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好的产品和服务,这是长期的要求。
或许有些朋友会认为上面是不是言重了,很多人觉得比亚迪近两年推出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包括DM-i超级混动技术、刀片电池、八合一电驱总成等等,尽管出现了一些品控上的失误,整体还是瑕不掩瑜。
但这个观点的前提在于,这些所谓的技术变革和巧思,真的有踩中新能源车时代用户痛点吗?
以之前沸沸扬扬宣传的“不起火”刀片电池为例,官方的说法是要彻底打消用户对于新能源对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顾虑。
然而实际上呢,随着交付压力一直无法缓解,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在今夏频发自燃。根据媒体统计,2022年上半年国内共发生47起新能源车自燃事件,其中比亚迪的车型占据了半数。而当中“起火”车型还不乏搭载营销中号称“不起火”的刀片电池。
如果这个数据属实的话,比亚迪依靠这些黑科技的营销,在短期内形成技术领先口碑,从而获得销售业绩,但产品体验上的真实效果相对营销内容的大打折扣,甚至涉及到虚假宣传,显然是明晃晃的失德。
比亚迪诞生之初,就早早敲定了对汽车电动化的执念,恰好赶上燃油车的强弩之末的时代,在十数年的技术积累下,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时机。截止今年,比亚迪新能源车产品从0做到300万辆销量,这样的成绩也非常不易。
但想要这份成绩单继续保持下去,比亚迪在冲量的同时也必须保质。
时下消费者更懂车,对于品牌的品质期望和要求更高。如果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预期,甚至与营销理念背道而驰,给消费者造成糟糕的体验,引发市场和消费者的不满,甭管你当下有多红火,迟早有被市场所淘汰的一天。因中保研失利在中国市场迅速走下坡路的大众,就是前车之鉴。
所谓“心系群众鱼得水 背离群众树断根”,品牌最终能够成功的根本,靠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更优质的体验,才会得到市场的长期认同。这应该是所有车企方的立足点,如果忽视或者背离了这一点,终将会被时代和用户抛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