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通讯!听我一句劝,不要买燃油品牌的电动车!
燃油品牌的转型过程,都不太顺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几大高端品牌在新能源转型道路上阻力重重,WEY、领克、星途、UNI系列,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如果说可以有一席之地的话,那么在新能源市场中表现出来的竞争力,可以说匮乏无比。
用燃油车思维造电动车,真的会出问题。
这些燃油车品牌有自己的传统使命,为了满足工薪阶层买车的基本诉求,为了保证当地经济的运转,必须要高速运转,卖车保销量,是燃油企业的核心使命。
这个使命之外,才是考虑应该如何做好电动车,如果大面积、全面转型,那么脆弱的经销商会率先成为矛盾的导火索,同时,现有技术储备造成的冲突,也会加大。
燃油车企业过去的研发投入都在内燃机、变速箱上,大量的投入是否一定要随着电动化的到来而被搁置、抛弃?
所以说,燃油车企业生产电动车,或多或少都有燃油车的影子,或者在设计、或者在智能化体验、或者在平台架构上,因为对于燃油车企业来说,电动车的本质依然是车。
在生产、资源配套利用上,一定会试图与燃油车协同发展,设计理念的保持、零配件的共通、技术的共享,生产电动车更像是燃油车企业被迫转型,所以在全力推进电动车这件事儿上,燃油企业存在左右不前的核心问题。
这是我们看到很多传统燃油车企业造电动车的通病。
电动车是一个全新的产物,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并且需要企业抛弃过往所有传统燃油车的销售思维,对于燃油车企业来说压力巨大。
所以,我们几乎看不到在新能源市场中能够做出成绩的燃油车企业。
一方面,新能源市场中,新势力更能够抓住用户思维,比如说与用户共创、与用户面对面沟通、提出一些全新造车思维,互联网企业出身就有“18个心眼”,所以相比于燃油车企业的电动车产品,新势力更懂得聆听。
比如说李想就说过,他的造车思维就是根据用户需求来,用户需要什么,李想就能把研发丢在哪里,逼着研发部门想办法,针对性的研发用户喜欢的东西。
单单在这件事儿上,体系庞大的燃油车阵营就做不到。
另一方面,新势力企业基本上都是孤注一掷,只能造新能源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所以在技术储备、营销规划、销售体系搭建上,新势力都是为了自身前景发展而奋斗,没有燃油车也就意味着不需要考虑太多复杂的事情,全力推进电动车事业,在产品、体系上,新势力在新赛道中的速度,就更快一些。
传统企业的确拥有更好的生产能力,但新领域发展速度极慢,根本原因是传统企业有自己的考虑,考虑到传统市场的保留,内部利益的牵制,不能够在新赛道中像新势力一样,全身心的投入研发。
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大多数燃油车企业造电动车,都有很强的燃油车影子。
比如说,WEY的咖啡系列,拿铁、摩卡,领克的01、09混动等等,更像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插电产物。
对于消费市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套插电混动系统,还有全新的出行方式,全新的设计理念,以及品牌带来的全新出行价值。
标签: 听我一句劝 不要买燃油品牌的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