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禁燃法案获通过,推动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
日前,欧洲议会正式批准了2035年欧洲停售新燃油汽车的议案。这意味着,到2035年,所有在欧盟范围销售新的汽油和柴油驱动汽车、轻型商用车、HEV混合动力车以及PHEV都将被禁止。另外,按照普通家用轻型车15年的使用期限,这项禁令将确保欧盟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据悉,该立法提案最终生效还需由27个欧盟成员国一致通过,尚需时日。
(相关资料图)
其实在绿色转型这条路上,欧洲早就开始了。在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应对气候变化的“欧洲绿色协议”,首次提出希望推动其汽车产业加速完成从燃油车到纯电动车的转型。2022年10月,欧盟就“2035年起欧盟市场所有在售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的计划达成一致。2023年2月14日,《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通过,欧洲正在快速推进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
其中,法案内容包括:2030年,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1年减少55%;到2035年,减少100%。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到2025年,欧洲建设超过100万个充电站,到2030年,建设350万个。高速公路每60公里,必须安装一个充电站,每150公里,必须有一个加氢站。
国内新能源车企需积极布局,迎接挑战
都知道,欧洲一直是汽车工业的领导者,汇聚了诸多汽车生产龙头企业。随着这一法案的通过,国际市场上电动车的“战事”将不断升级,届时不只影响到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市场,也将冲击国内的汽车市场。
目前,该消息正在国内持续发酵。针对这一事件,相关专业人士则表示,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要重视此次欧洲汽车的转型,其次是要发挥好自身优势。
回顾数据,2022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70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累计售出567.4万辆,同比增长90.0%,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27.6%,同比提升12.6个百分点。根据相关人士的预估,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很有可能超过30%,达到900万辆,并在2030年超过60%。
我国也于2021年10月26日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燃油车的产销比。截至目前,除了海南省已经明确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其他地区尚未有强制要求。
基于这一大环境之下,车企们更是积极响应。作为自主品牌车企的代表,比亚迪在去年宣布,自2022年3月份起停止燃油车的生产,全面转型电动化。另外,北汽集团及长安汽车表示将在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车。此外,更有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国内车企也相继公布了碳中和时间表。
除了车企们积极布局外,相关的电池厂商也在积极研发电池。都知道2022年在原材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电池价格可谓是一路高涨,碳酸锂到了2022年11月甚至突破60万元/吨大关。不过,随着电池厂商的积极研发,相信未来会出现更多安全性能更高以及价格更加优惠的电池。
汽车网评: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全球汽车市场的关键赛道必然是新能源赛道,虽说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正处于领先位置。但我们仍需保持谦虚,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要密切关注各地的发展状况,自身更是要不断升级以及研发技术,方能继续保持领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