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南下杭州是误传:搬迁的是销售总部,彰显的是地区竞争
最近网络上又在热议一汽奥迪南下杭州的事。一些讨论事实上模糊了具体细节:并不是整个一汽奥迪全部搬迁,而是销售总部搬迁至杭州,生产部门依然在长春。而早在2018年9月,就有类似消息流传,每一次流传都会引发热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0年10月,中国一汽与奥迪签署《奥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宣布双方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将基于奥迪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的PPE平台生产纯电动车型。而谅解备忘录签署之后不久的12月24日,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在杭州注册成立。2021年2月10日,一汽大众正式对外官宣。
虽说不是一汽奥迪整体南下,但可以看出,其战略重心已经指向南方。而引起热议的原因,除了奥迪作为传统豪车的品牌影响力之外,还有就是和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状况有关。杭州和长春、长三角和东北地区、南方和北方,无论是气候、人口还是经济,都呈现出一边热一边冷的对比。正是这种对比的存在,让每一次与此有关的话题都会显得格外有热度。
对奥迪来说,更多的还是从自身发展和战略规划出发,重新选择落脚点。直观地看,路上的特斯拉越来越多,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国产电动汽车品牌也逐渐形成气候,而以BBA(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传统豪车品牌,在电动车领域并没有延续其品牌影响力,表现十分一般。
在具体数据上,2022年奥迪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8.4%,奥迪纯电动车在中国市场全年销量没有公布具体数据,虽说公布的同比增长9.8%,但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也只有118196辆。侧面看,2022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纯电动车销量为41886辆,而这个数据在乘联会电动车榜单上连前15名都进不去。第15名是上汽大众,2022年销量是91761辆。
可以看出,奥迪不仅在中国汽车总销量在下降,在电动车领域更是全面落后。而奥迪计划从2026年起,面向全球市场的新车全部为纯电动车型。这些规划要全部实现,中国市场是重中之重。
从公示信息看,奥迪一汽新能源项目位于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209.3亿元。但是电动车在北方,尤其是在东北,有一个目前无法克服的劣势,那就是天气。动力电池的理想运行温度是25℃左右,而长春日平均最低温度-7℃,冬天更冷。东北很多寒冷地区,传统油车夜间都要在暖库里停放,电动车根本就不经冻,续航能力腰斩、电池寿命缩短这都是短期内无法克服的障碍。
奥迪很清楚这一点,知道电动车的市场在南方。所以从最简单的销售管理逻辑来说,销售部门都应该更贴近一线前沿阵地,待在能够“听见炮火的地方”。所以奥迪选择将销售部门南迁,既是战略需要,也是战术上的必须。
而至于奥迪为何选择落户杭州,这肯定是多方博弈和竞争的结果。网上流传,关于新公司的选址问题,奥迪曾列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长春及天津8个城市作为候选。分别从城市创新、就业吸引力、公司运营成本、员工户口解决、员工生活成本和政府支持等六大指标,做出加权评估,结果杭州第一。
网传杭州市政府为愿意去的一汽奥迪员工补贴每人80万,分五年进行补贴。这个传言暂时无法证实。从道理上讲,争取到奥迪销售公司落户,可收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这些收益,相对于个人所得税的优惠征收或补贴而言,肯定是赚的。
2019年,浙江省发改委下发《浙江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浙江省智能汽车创新发展规划(2020-2025)》。按照规划,浙江省到2025年,“智能汽车”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
从实际效果来看,杭州确实也做得不错,吉利汽车和零跑汽车都将总部设在杭州,还聚集了长安福特、广汽乘用车等制造基地和60多家零部件企业生产基地,几乎可以覆盖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再加上杭州特有的地理位置和互联网优势,吸引和接纳人才本就不是难事。所以网上有评论说,就是不给80万补贴也要去。
杭州作为浙江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也是长三角“电动汽车产业高地”,实际上也完全有能力容下奥迪的生产线,而不仅仅是销售总部。既然如此,一汽奥迪为何不整体南下呢?既然是建立全新的纯电动车生产线,那直接把生产线也建在南方,生产、销售和用户反馈都在南方完成,岂不是更好?
很明显,这对浙江、对奥迪和对客户来说,都是理论上的最优解。但是,这对长春、对吉林来说则不是。相反,这是重大损失。所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奥迪“跑了”,这背后必然有博弈和妥协。
从舆论上看,单单是销售总部搬迁都备受关注,可以想象如果真的是一汽奥迪整体南下,那将会引发多么大的讨论。但话说回来,这种讨论是有价值的。因为讨论背后,是城市间的竞争,讨论可以让人们知道城市之间的差距,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及很多治理能力和措施上的不同。
张五常曾经提出过一个“县际竞争理论”,他认为县际间的竞争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正是县际竞争、城市之间竞争的存在,才让城市的管理者感受到了竞争带来的压力,才会更加善待辖区内的民众和企业家。
而对于中国来说,只要人口和资源的流动是自由的,那么很显然,这种城市间的竞争越多越好。应该说这一点上,杭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如果可以,让这种竞争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张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