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动态: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有哪些积极影响?哪些消极影响?

2022-07-17 06:51:12来源:腾讯网

随着外资的进入,众多汽车服务业在中国国内迅速地兴起。随着汽车销售的增加,汽车保险业也发展规范起来,一些发展较快、实力较强的汽车企业还建立了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

现在中国消费者已经对汽车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重视汽车的性价比,还对汽车使用的舒适度以及汽车品牌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中国市场上的不同国别的汽车品牌产品优势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汽车技术、安全性、使用舒适度及使用性能等方面,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几乎不占有任何优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积极影响

带动汽车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它所涉及到的上下游产业链很长,辐射面也很广,现代汽车产业形成规模化生产后,能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增长。

在汽车产业上游方面,对机械制造、电子、钢铁、石化、橡胶、玻璃、装饰、新材料等众多产业形成带动发展;在汽车产业下游方面,还能充分带动保险、金融、交通建设、会展、自驾旅游等有关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说,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统计数据表明,汽车产业对其上下游产业的带动效应是1:17的效果。在改革开放前、准确地说是外资进入中国汽车产业前,国内的汽车服务业还基本处在一片空白的状态,产品内容太单一、营销体系不完善、售后维修服务不规范,再加上汽车保险、汽车金融、汽车租赁等几乎还没诞生。

外资进入带事的汽车产业发展以及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效应,大大增加了相关的就业岗位,促进了中国就业市场的发展。可以说,外资的进入对中国汽车产业以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对中国汽车产业链产品的完整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消极影响

1.外资进入对中国本土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的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跨国汽车公司也纷纷加速进入到中国汽车产业,中国本土汽车品牌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近年来,虽然中国涌现了一批像吉利、比亚迪、长安等优秀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但是由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时间短,技术积累不足,市场对自主品牌汽车认识度普遍不高,自主品牌车企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是受益于汽车行业整体景气程度的拉动,以及车企自身的低价策略和政策补贴。

由于缺乏核心的汽车研发技术,自主品牌也很难与外资品牌以及合资品牌相抗衡,所以,中国本土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生存空间也是难言乐观。

2.外资进入对中国本土自主品牌汽车的冲击

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起点低、起步晚、资金实力弱小,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进行汽车流程设计和整车平台开发。所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在安全性能和质量水平上都与国际汽车品牌有不小的差距。

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不足以及汽车产品代差的客观性存在,使自主品牌汽车难以与中外合资品牌在市场上正面竞争。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汽车本身属于稀缺品,人们对汽车价格的敏感度比对汽车品牌的认识度更高。

以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城等为代表的国产汽车品牌大多以价格便宜,或者在相同价位拥有更高的性能配置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占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是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全面发展,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也使得更先进的汽车技术不断地流入国内市场。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跨国汽车公司在产品上的竞争优势都十分明显。比如欧系汽车主要以安全性、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著称;日系汽车最大的特点就是油耗最小,具有强大的经济性;美系汽车则强调舒适性与动力性能,安全保障也特别到位;韩系车则具有时尚的外观和偏向于日系车经济性的特点。

而且它们现在还能入乡随俗,推出具有独立个性特征的汽车产品来迎合消费者的一些个性需求。而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往往还是把重心聚集于低格或者高配这样单一的优势进行市场竞争,极少能兼顾多方面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如果不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品牌定位的重塑,短时间内很难在消费市场摆脱“低质低价”的传统印象。从自主品牌价格竞争的角度来看,随着汽车市场销量逐渐饱和,中国汽车市场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主要的一线城市都实行了汽车限购措施,导致汽车市场的整体经营环境出现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合资品牌汽车和外资品牌汽车为了进一步开拓增量市场,对原本不在其销售目标的三四线城市进行了渠道、产品和价格的不断渗透,甚至对自主汽车品牌形成了降维打击。所以,由于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原有的优势市场领域竞争变得更加白热化,本土汽车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也会更小。

随着外资和合资汽车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规模化经济效应的体现,必然会导致汽车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自主品牌汽车低价策略也会显得不那么重要。

2014年,时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的董扬先生在一次会议上就曾表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如果不加强技术的研发力度,不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未来的生存空间会变得更加的艰难,至少会有一半以上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会消失在这个市场上。

3.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量分析

从2019年中国轿车及SUV市场品牌销量及占比情况看,德系品牌、日系品牌和美系品牌在轿车及SUV领域均占据外资品牌前三位。从轿车市场方面看,2019年中国自主品牌销量仅占据整个轿车市场份额的19.87%,仅仅排在第三名,大幅落后于德系品牌和日系品牌,外资品牌已经占据中国轿车市场的主要份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2019年销量排在前十名的轿车车型分别为朗逸、轩逸、卡罗拉、宝来、速腾、英朗、桑塔纳、思域、雅阁和雷凌,自主品牌车型无一上榜,发展空间以及前景一片暗淡;而从SUV市场方面看,2019年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占据整个SUV市场份额的52.6%,已经超过了一半的市场份额。

相对轿车而言,整体表现较好,但由于自主品牌的车型大都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品牌溢价和市场认可度都不高。外资品牌中,日系SUV和德系SUV具有较明显的市场份额优势,尤其是日系品牌,一改在轿车市场被德系力压一头的状态,以微弱优势占据外资品牌第一名。

纵观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在中高端市场牢牢被外资汽车品牌主导,自主汽车品牌仅仅只能在入门级或者中低端细分市场占据一定的优势。

4.挤占自主汽车企业的份额和利润

跨国汽车公司依靠领先的汽车产业技术和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通过合资企业牢牢占据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虽然从国家政府层面以及政策层面对自主品牌汽车进行了重点扶持,但缺乏核心技术的自主汽车企业大多只能依靠低价策略在中低端汽车市场徘徊,却很难实现向更高端市场的有效突破。

与此同时,合资汽车企业能够通过优秀的服务体系和产品质量,在消费者心中保持极高的关注度和品牌认可度,甚至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和一定程度的降价优惠对自主汽车品牌进行降维打击。

所以,自主汽车企业在缺乏核心技术的先天劣势下,虽然能够依靠中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发展壮大的东风获得一时发展,但其市场生存空间实际上是变得越来越小。而在获利方面,由于合资企业中方与外资股东股权也是各占一半,所以中国汽车市场为跨国汽车公司贡献了巨额利润,甚至成为个别跨国汽车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产业利润的大量分流,技术发展上又处处受限,难以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资金与活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突破力量就更显得薄弱,从而使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结语

外资进入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独立发展还是具有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它们通过掌控核心技术、掌握合资企业控制权以及抢占市场份额和利润的方式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造成威胁。

不过,这些都是市场竞争中需要面对的竞争压力,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阻力,中国汽车产业只有积极寻求主动发展战略,本土汽车企业只加强技术研发与经营管理,才能在与跨国汽车公司的合作和竞争中找到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标签: 外资进入 对我国汽车产业有哪些积极影响哪些消极影响

上一篇:全球头条:上半年“召回”排行榜:五菱“神车”排第一,奔驰果然不坑穷人
下一篇:【天天快播报】进入“2.0”阶段,换电能否冲破“藩篱”